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共济会揭秘!目前正常运行的香港共济会
新闻动态
共济会揭秘!目前正常运行的香港共济会
发布日期:2025-07-11 16:34    点击次数:140

共济会,英文名叫Freemasonry,也可以简单说成是“自由石匠”。它因为那些带有浓厚宗教味道的仪式和各种神秘符号而出名。

华盛顿特区边上的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建着纪念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馆所。

一走到纪念馆那儿,你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共济会G标志映入眼帘,其实纪念馆的名字简单说就是:乔治·华盛顿国家共济会纪念馆。

大家最常提到的共济会象征,就是一美元钞票背面的那个“全知之眼”。钞票上方写着两行拉丁文,意思是“上帝保佑我们的事业”,而下方三行拉丁文则代表着“新世界的秩序”,这个说法其实好几个美国总统都公开提到过呢。

将那五个拉丁文分别放在上下两个三角形里连起来后,这些字母拼出来的词就是共济会非常关键的一个词“石匠”。这些都告诉我们,共济会可不是什么瞎编出来的阴谋,它是真实有的,而且美国就是由共济会的人一起建立的一个国家。

关于共济会的文章数不胜数,但真正讲明白的没几个。共济会究竟是个啥组织?它的结构、分会、怎么加入、等级划分、仪式还有运作方式这些,因为内容太多,以后再说。今天咱们先聊聊咱们身边的共济会,也就是香港共济会。

香港共济会在1853年诞生,他们有个场馆叫泽特兰大厅,这个名字是为了缅怀英格兰共济会联合总会的大师,也就是第二任托马斯·泽兰特伯爵,它算是香港共济会里最重要的场馆。

1865年,香港的共济会组织迁到了市中心繁华地带,就是中环的泽特兰街,大家也叫它第二大厅。这条街靠着香港有名的置地广场,走几步路就能到中环地铁站。

第二大厅不仅空间更大,样子也更别致,上面有着共济会特有的圆规和角尺图案,大门口挂着“雍仁会馆”的牌子。可在1944年二战那会儿,它被美军给炸毁了。到了1946年,这个位于泄兰街的共济会地方,就以90万港元转手给了香港电力公司。

在1945年到1950年间,香港的共济会成员们在一个临时地方碰头,后来他们找到了个好地方,就在中环半山区的坚尼地道1号。那地方以前是个圣·乔治酒店,可惜二战时被炸毁了。现在,那里成了香港共济会的第三个聚会大厅。

1949年初,香港共济会购得了这块地,并着手开始建造,到1950年就全部建好了。为了庆祝完工,他们还特地搞了个活动,让共济会的成员们一起来安放“基石”。这块基石上,还刻着共济会那个圆规和角尺的标志呢。

这就是香港共济会的那个叫泽特兰大厅的地方,也就是他们的第三大厅。这个地方到现在都还在用,是香港共济会举办活动最主要的场所。

大门口牌匾上写着“雍仁会馆”,共济会那个带着圆规和角尺的标志一眼就能看到,而那块代表历史的基础石,就嵌在建筑外面的墙上。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后,采用的是“一国两制”的办法。共济会呢,听起来挺神秘的,但只要它不触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就啥事没有,现在它运行得好好的,每周都有活动。在中国,香港共济会是两个正常活动的共济会分会之一。

下期我们将继续揭开共济会的神秘面纱,聊聊香港共济会以及那些有名的香港共济会大佬。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