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三国游戏里那些能把老玩家征服到换肝都自愿的人物阵容,《姜维传6.3》的常败军绝对算得上一个狠角色,不信你随便问问群里混迹几年的老哥,哪一次不在“要不要来一把常败军”这个话题上争得面红耳赤?
不过说实话,这个游戏版本里“能打的”角色真没像正史、演义里那样断层,反而一个比一个能抗能打,不仅好玩,还时不时给你安排一个出其不意的小惊喜,常败军听名字是常常失败,但真要论起战斗力,那可没啥人敢小瞧。
说白了,这里面的人物个顶个都是派对C位候选人,各自身上贴着的“实至名归”标签,真的没人敢质疑,不信?我们就来一场摸底大起底,看看这几位新老兵王到底有几把刷子,是个啥级别的存在。
先说霍弋,这哥们谁家老爸不是个牛人?他的爹霍峻,800人就死守葭萌关,马超都啃不动,要放在今天,妥妥的“硬刚型墙头草”,能把气氛组逆袭成主力核心。
霍弋自己也是深得父风,带着强弓兵的兵种出场,“奋战攻击3”天赋和“辅助攻击命中15%”都不是吃素的,自动提升士气的被动,妥妥的团队按摩师,走到哪儿队伍嗨到哪儿。
更离谱的是,他的装备还带MP攻击,配套组合用“吸血攻击50%”,你就说一句,能不能苟住?别提什么操作手残,随便摆摆,霍弋都能混到战场高光。
你要说看数据不直观,给你形容一下,霍弋这种,就是队里打了半天还剩口气的时候,他还能靠吸血技能强行续命,再来波反击,队友转头都得喊一句“叶师傅带我飞”。
袁琳这个角色,出现时间其实很早,出场多次是援军,正儿八经成常败军一员,是永安之战之后。
有趣的是原型借用了陈到,有细心玩家就发现了,袁琳也有那种“负伤上阵、变被动为主动”的传奇感。
他从重骑兵干成大戟士,再后来转成白毦兵,这几脚腾挪连看攻略的大佬都说:眼睛会花。
但转成白毦后,攻击力直接拉满,天赋“反击后反击”、加上“双击”,你以为是在表演杂技呢?
兵种还自带二次行动,专属装备又能“主动连击”,装备一上身,什么叫又刚又狗,什么叫打不死的小强?说袁琳不牛,自己心里都得打个问号。
原地打出一个“爆炸输出+扛打续航”的教科书案例,他的定位明显就是那种绝境反击王,一有难缠局面,就得看袁琳能不能掀桌子。
只不过,这种角色就是有点需要装备捯饬一下,搭起来才是完全体,有种养成系男友的趣味,适合“宠他就对了”的玩法。
来忠又是个“二代系”的代表,老臣之子,继承了家族优良传统,属于“人狠话不多”那种。
加入时间在兴势之战之后,定位明确:连弩兵,突出“破坏防御”和远攻。
兵种有麻痹技能能打六成概率,还带穿透,专属装备还自带自动提升攻击。
打起团战来,来忠活脱脱就是开场先把对面肉盾打瘫痪,然后远程擦个火星,把残局收拾得利利索索,特别实用,适合有点战略头脑的指挥官。
有时你能看着来忠一剑扫过去,对面都还没缓过劲来,自己部队就已经推进N个格子。
有些局面,来忠一个操作可以直接逆转当场风向,搞得人都得“来忠?在不在?”。
花鬘,这个角色一出,南蛮风十足,孟获和祝融的闺女,这背景一亮相,好家伙,直接拉满东南亚热带雨林气氛。
她为了关索入队,勇气都是自带的。
南蛮飞骑这个兵种本身就特别有特点,不用愁转职那一套,永安保卫战前攻击加五十,防御、精神、敏捷全加80,养成成本可以说是相当香了。
花鬘有先手技能,水战又超强,兵种还能恢复周围状态,配淬毒飞刀,是能直接“批亢捣虚”,一刀命中,鬼神都得抖三抖。
全套装备出来,“随机属性攻击”随便射,谁还敢质疑南蛮妹子的战斗力?
上场后就是“冲刺型爆破手”,直接点名爆打对方,团战绝对的惊喜杀手锏。
罗宪嘛,说实在的,他是入队稍微有点晚的角色,大家都快打到子午谷了。
五围需要慢慢练,属于“耐心种田型”,不适合一上线就想立马高光的人,但他兵种是御林军,这称号自己就已经很能糊脸了——大盾抗一切!
天赋防御很高,策略防御加个五成,还带“无视暴防”。
兵种技能叫“铁索横江”,又是那种关键时刻救场的类型。
装备一旦成型,自动降低敌人士气,听懂没有?这是在玩心理战术,也是很迷惑的一个技能玩法。
全套搭起来再加上“致命攻击”,肉盾属性横着走,抬得起队友扛得住敌人,虽然需要投入,这类人物正好适合喜欢慢慢培成大树的玩家。
你回过头来看,这几个新加入的角色,给《姜维传6.3》整个游戏性提了多大的档次?
曾经的常败军,现在直接成了兵王天团,各个能扛大梁、能秀操作。
对比一些其他三国游戏,人家缺统帅缺到得拉路人临时救场,6.3里直接让你为“分配上场名额”头疼,这幸福感满足感简直溢出屏幕。
每一个角色的塑造,不但强化了玩家自主搭配和策略玩法,还紧贴三国老玩家爱考据、爱折腾的胃口。
大家会因为抽到花鬘在群里刷屏,因为霍弋爆发发朋友圈,甚至会为罗宪能否变肉盾王写小作文,这种社群活跃,才是一款常玩、能留存的好游戏的证明。
玩家们每当遇到难关,总会在群里互助案例,讨论“怎么配合能让袁琳不崩线”,甚至自己总结一套“霍弋续命大法”,乐在其中。
游戏做到这种让人念念不忘的程度,可不是靠一个“通关难度”或者单纯刷数值能做到的,最关键的是角色本身的立体、多变,还有游戏设计给足了空间让玩家自己摸索、体验、创作,最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战场故事。
说起来,常败军这名字其实挺有意思,输了次数多反而练出了更硬的核,越摔越强。
玩熟了再想想,你会发现,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某种人生写照?
一次次失败并不可怕,因为“队友够强+自己能扛”,最后总有胜利那一天。
有时候玩得不是游戏,玩的是生活。
如果你也是姜维传的老玩家,不如来聊聊,你玩到哪一步最想打人?
又是哪一个角色让你突然觉得“这个游戏真他喵的有味道”?
评论区等你。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