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绝味食品被罚,装修收入隐瞒五年,加盟模式遇危机
意昂体育介绍
绝味食品被罚,装修收入隐瞒五年,加盟模式遇危机
发布日期:2025-10-08 19:33    点击次数:152

这年头,谁能想到鸭脖也能“穿马甲”?说的就是行业里响当当的绝味食品,最近翻车了,不是被网友爆料、不是菜品拉肚子,而是搞了个堪称反操作的财务大戏,硬生生把7个多亿的营收藏了起来,五年闷声发大财,这操作够野的。

其实,刚听到“鸭脖大王反着造假”,脑子里全是问号。不是都在想方设法往账上加钱吗?怎么有人花力气往账里减钱?从15块钱一斤的鸭脖,到股市上市公司,绝味食品可是很多吃货和股民眼中的老大哥。结果现在,这哥们不仅被贴了ST标签,还被证监会逮了个现行,罚了一大笔钱。你说,是鸭脖太香,还是资本市场太玄学?

来,细品一下这事,绝味一搞就是五年,连着多年偷偷把加盟门店装修收入藏着掖着,年年报表都有点猫腻。人家别家公司是假装赚钱,他是装穷,这反向操作像极了网上那些“低调的有钱人”,一看存款,好家伙,藏了个小金库,平时还装苦哈哈。

户头上的钱都去哪儿了?官方说法是“没有及时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总共积攒了7.24亿。这一块钱能买多少鸭脖自己算去吧,反正普通人就算把家里鸭往死里炖,也抵不上一个装修收入的零头。

不过,罚金嘛对比藏的收入,说实话不算特别狠。公司400万,董事长200万,其他负责人也被罚,合计就是850万。听起来不少,但对于绝味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也就疼一下而已,说是“挠痒痒”都有点夸张。

说到动机,各种猜测网友八仙过海。他到底图啥?是财务造假那套老把戏吗?是为了给二级市场配合操作?还是打算“蓄水池”稳一稳业绩,等风头再翻牌?资本圈子有句嘴皮谚语:少报收入,要么是想藏利润,要么是不能报太多,免得招人注意。至于是纯造假还是调控市场,这得等后续深扒了。

说起来,这并不是绝味第一次躺雷。光是最近一年,什么未披露股权转让、关联方投资不透明、员工个人账户冒出来收营业款……各种警示函都挂满了后院墙头。你以为老问题刚改好,又添了新毛病,这控制那控制,这么多年,帽子摘了又戴,整改宣布了又整改,企业内部明显没那么稳当。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赶上了证监会发力整顿财务造假的节骨眼。政策大旗一挥,说打击要快、准、狠——早抓苗头,专揪重点企业。绝味这回算是撞枪口了,老账新账一块清,没跑成。

这里就必须说一下绝味的商业逻辑。它不像周黑鸭那样玩直营,而是门店加盟铺天盖地,最近几年正赶上全国开店扩张期。刚嗑着冰饮吃鸭脖还以为品牌越大越牛,谁知道这模式也有坑。加盟越多,控制越难,财务管理压力也更大。高速扩张,加盟费、装修费流水线一样收进来,账面放一边,等着后面慢慢确认,感觉就是账本里藏着“暗流”。

数据显示,这五年里财报每年都有点小调皮:有时少报营收占了不少比例,不是百分之几的问题,那是多少门店、多少订单。说白了,这些门店扩张的黄金期同时也是财务问题的暴露期,规模增长里边夹着迷雾。装修收入,一般是加盟刚开始就得付的,绝味却拖着不记,公司账上就像多了个小金库,啥时候需要就能拿出来补业绩。反过来,股市投资人看报表,只能看到被掩盖的一面,真实利润不透明,市场风险肯定小不了。

其实,你再往深了瞅,绝味的内控问题历史上就不是一次两次。2018年那阵子,员工个人账户收款过两千万,也是财务漏洞直接裸奔。这说明什么?加盟制度膨胀太快,总部管控走形,管理能力跟不上业务高速飞驰,这种成长模式很像某些风口浪尖的互联网公司,一上规模,后院烧火,全靠临时补锅。

踏入2025年,证监会硬核监管政策落地,行业风向彻底变了。别以为只罚一次就能万事大吉,财务造假的综合性惩罚体系越来越无情。“不放过一个苗头、不手软重点企业”,这些话可不是说着玩的。绝味这回,存在感一下子拉满,不止是自身问题,整个卤味圈都要打起精神。

说到加盟扩张这条路,也不能回避企业发展得太飘。绝味门店数从最高近15000家,一年干掉4000多家,堪称断崖式关店。门店少了28%,投资人肯定心里拔凉拔凉。本来加盟是良性扩张,但一旦控管失效、门店运营失灵,那连带着财务报表、利润空间都出问题。装修收入本应严格匹配门店发展节奏,公司管理却让人觉得有点头疼。

这种少计营收的方法,短期看是业绩“平滑剂”,仿佛每年报表都很稳。长远看呢?藏着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旦市场风向挪动或者监管收紧,老账就直接拍桌子爆雷。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暴跌几乎20%,净利润缩水一大半,光靠历史蓄水池掩盖不住公司基本面的危机。

你也能看到加盟模式的短板。绝味虽然上半年毛利率接近30%,但净利率急速下滑,门店少了还要养总部团队,经营压力倍增。对比一下周黑鸭,虽然扩展慢,直营的财务管理反而结实,行业里还是有别的玩法。

就在这样压力下,股东也在用脚投票。某大股东陈远山直接挥手离场,持股暴跌,这种变动其实也算是资本对公司治理失去耐心的一个信号。

换个视角看这场危机。绝味被ST的事,不只是自己家里锅漏水。整个卤制品圈,都被推进了规范化大洗牌。时代在变,老路越来越窄,企业光靠门店数量称王已不够看。现在大家都往产品品质、合规能力上卷,财务的花样越来越受限,透明度、内控成了硬指标。

咱现在吃鸭脖要选低盐、低脂、低糖,不只是嘴上说健康,对品牌的信任也得考查。谁敢乱搞账本、谁敢糊弄供应链,消费者分分钟就转身去别家买了。行业升级逼着企业重新定位,能不能活下来,不是看谁家店多,而是比谁的食品安全和财务管理更靠谱。

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卷,资本市场明确只青睐合规的优质企业,“财务红线”早就是硬杠杠。谁敢踩线,分分钟爆雷,市场不再惯着企业老毛病。门槛提高,卤味企业只有真正实现规范化运作,才能再上台阶。

这回,被打脸的绝味如果想翻身,光靠整改是远远不够的。门店数量缩水、业绩暴跌、投资人信心受挫,这些都得一步一步稳下来,不能再靠业绩粉饰撑场面。眼下,绝味得强势发力:透明公开、补偿投资者、给加盟商稳定政策、重建消费者信任。业绩还能撑一阵,不过时间有限。长远来说,数字化合规才是出路,搭平台实时确认每一笔加盟收入,挤掉管理水分,强化独立的合规部门,从顶层开始改造公司架构。

增加合规成本,固然会短期肉疼,但说不定下一个财务风暴就能躲过去。今后,市场只看谁能把透明和稳健做成标配。绝味这次危机,能不能转型,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ST标签不过是一道警钟,对自己、对行业、对所有牛羊肉食品企业都是提醒——老路已死,谁掉队,谁淘汰。

看着绝味的翻车,你会不会想起自己手里那点鸭脖股票?如果有幸没被坑,不妨在下方聊聊你的看法。如果已经中招,也别只骂公司,市场本就是一场大浪淘沙。你觉得绝味这次有救吗?鸭脖还能继续香下去吗?评论区见,把你心里话都搅进去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