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中兴阿里13年联姻,云栖大会上秀肌肉,真实目的不简单
意昂体育介绍
中兴阿里13年联姻,云栖大会上秀肌肉,真实目的不简单
发布日期:2025-10-09 18:02    点击次数:140

说真的,每年的云栖大会都跟科技圈的春晚似的,热闹是真热闹,但看多了也容易犯困,流程都快能背下来了。

今年倒好,舞台中央站着的是中兴和阿里这对“老夫老妻”,打出的标题还特伟光正——《科技向善 AI兴实》。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得,又是一场精心排练过的商业互吹,估计每个PPT翻页的时间都掐过表。

可你要是真闲着没事往下扒拉一下,会发现这平静的水面底下,那暗流汹涌得可比想象中有趣多了。

这俩巨头,算起来从2013年就开始“勾搭”了。

十三年,这时间都能让一个熊孩子从穿开裆裤长到偷偷给同学写情书了。

而中兴和阿里这对组合,也早不是当年那副青涩模样。

你把日历往前翻,2013年那会儿,“云”这词儿听着还跟修仙差不多,大部分人手机里最火的游戏还是神庙逃亡。

那时候的阿里,正憋着一股劲儿要建自己的云帝国,急着找个能踏踏实实提供“钢筋水泥”的伙计;而中兴呢,作为通信圈的老炮儿,手里攥着一把硬件的好牌,正愁怎么才能挤上互联网这趟玩命狂奔的快车。

他俩的结合,说白了,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商业联姻,极度务实,浪漫成分约等于零。

谁能想到,这日子一过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世界都换了人间。

尤其是中兴,那可是在泥潭里真刀真枪地滚过好几回的,那种被人死死扼住命运咽喉的窒息感,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什么圣诞老人,想要什么都得靠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

也正是这段差点被人“拔管”的经历,让中兴彻底悟了:核心技术这玩意儿,必须是亲生的。

所以,当今天他们在云栖大会上,跟炫耀自家考上清华的孩子一样,亮出那些自主研发的交换芯片、超节点服务器时,那股子底气,是拿血泪换来的。

咱把镜头拉回大会现场。

中兴这次搬出来的那个单机能插64张GPU的“超节点服务器”,简直就是个不讲道理的肌肉猛兽。

现在是什么年头?

AI算力的淘金热时代。

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在挖“矿”,GPU就是那把最锋利的钻石镐头。

当别人还在琢磨怎么用胶带把几把镐头捆一块儿使的时候,中兴直接开来了一台巨型挖掘机。

这“大家伙”最骚的操作还不是自己力气大(Scale-Up),而是它能轻松呼朋引伴,组建一个上万张卡、甚至十万张卡的“挖掘机军团”(Scale-Out)。

这已经不是堆料了,哥们儿,这是在造一个算力生态的“中央发动机”。

对阿里这种需要海量算力来喂养通义千问们“思考宇宙终极问题”的平台来说,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刚打完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还是乳胶的。

当然,光有肌肉没脑子那是莽夫。

中兴这次喊的“全栈开放智算”,听着挺唬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的场子,谁的酒都能摆。

管你是英伟达的GPU,还是英特尔的CPU,哪怕是国产的各种芯,来了都能用,还保证给你伺候得舒舒服服。

这种“开放解耦”的态度,在今天这个动不动就关起门来自己玩,搞生态壁垒的时代,简直是一股清流。

这背后其实是门道极深的战略卡位,阿里需要一个绝对可靠、懂行还没啥“二心”的硬件兄弟来帮它夯实云帝国的地基;而中兴呢,在经历了那几场要命的海外风波后,比谁都明白“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和“朋友搞得多多的”这两句话的黄金分量。

他俩,一个造骨骼,一个注灵魂,这配合打得,严丝合缝。

你以为这就是故事的高潮了?

天真。

这场合作最值得咂摸的地方,是他们的“全球化叙事”。

国内市场卷得都快冒烟了,真正的星辰大海还得看海外。

中兴从1996年就开始往外跑,业务地图铺满了160多个国家,跟全球500多家运营商都喝过大酒、签过大合同,这是他们用二十多年青春铺下的一张“地网”。

而阿里呢,手里攥着全球顶尖的云计算技术这张“天牌”。

你琢磨一下,当“天牌”砸到“地网”上,那得是多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印尼、阿尔及利亚、迪拜这些地方,他们联手搞出来的云能力,就像一个个可以快速复制粘贴的“精装样板间”。

中兴负责把当地复杂的网络环境、乱七八糟的渠道关系和本地化运营这些“脏活累活”全包了,阿里就能轻装上阵,直接把最核心的云服务和AI能力空投下去。

这套组合拳抡出去,比谁单打独斗都管用。

这已经不是卖几个服务器那么简单了,这是把一整套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打包往外送。

这盘棋,下得是真大。

不过,咱也别光唱赞歌,得来点批判性思维。

这对组合看着固若金汤,但挑战也明晃晃地摆在那儿。

首先,那个房间里的大象——华为,咱不能假装看不见。

华为同样手握从芯片到服务器再到云平台的“全家桶”,在海外市场那也是扎根多年的地头蛇。

中兴和阿里的联盟,说到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抱团取暖,共同应对这个强大到让人窒息的对手。

未来的竞争,必然是生态圈和生态圈的硬碰硬,刺刀见红。

其次,那个听起来很美的“科技向善”,很多时候容易变成一句公关口号。

AI算力越强,数据中心的电表转得就越快,能耗简直是天文数字。

中兴提出的那个又是液冷又是高密度部署的“智省兼备”绿色数据中心方案,听着是挺环保。

但这到底是真心为了拯救地球,还是因为电费实在太贵,为了帮客户省钱顺便做的技术优化?

我猜,后者的驱动力可能要大得多。

商业的本质终究是逐利,能在赚钱的同时,顺手为环保做点贡献,已经算得上是“善举”了。

咱也别苛求企业都变成道德圣人,但得看清他们每个光鲜口号背后的商业算盘。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中兴和阿里的这种深度绑定,会不会让中兴丢掉一部分中立性?

当它为阿里云提供“JDM模式”的深度定制服务时,它还是那个可以为所有云厂商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军火商”吗?

这种战略结盟,既是坚固的铠甲,也可能变成一种甜蜜的枷锁。

如何在深度合作和保持自身独立性之间走好钢丝,是中兴未来必须要解的题。

说到底,这次的云栖大会,不过是这对“老夫老妻”十三年婚姻生活里的一个纪念日派对。

他们手拉手向世界秀了一把恩爱,顺便展示了共同养育的那些硬核“孩子”。

这背后,有一起趟过风雨的默契,有面向未来的野心,更有应对残酷竞争的现实算计。

未来,当我们在手机上丝滑地用着AIP图,当无数小老板们靠着云平台把生意做到天涯海角时,很少有人会想起,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像中兴和阿里这样,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一个埋头打磨扳手螺丝,一个奋力描绘星辰大海的搭档。

他们或许没能改变世界,但他们确确实实在为这个世界的改变,提供着最坚实、最滚烫的算力底座。

而这,可能就是“AI兴实”这个词,最不花哨也最带劲儿的解释吧。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