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6月,万茜终于站在了金爵的领奖台上。
历经23年漂泊,她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那份认同。
谁知道,过了两个月,她竟然传出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01
万茜走演艺这条路,一直都没打算走什么快车道。
还没拿毕业证的时候,她已经三次代表学校出席国际戏剧节了。
在学校里,她一直被看得挺重的。
毕业之后,本来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了圈里有名的实力派演员。
可偏偏现实就不是那么事事如意。
毕业了之后,万茜没急着奔影视圈,而是投身到了话剧舞台上。
在名利和演技之间,她果断摒弃了前者,坚定走上了演技的路。
在话剧院里,她不急不躁,一点一滴打磨演技,无论是台词基础还是身体动作,都在稳扎稳打,逐步变得更出彩。
光靠话剧,她的日子可不太够过。
为了过得充实点儿,万茜一边打拼,一边努力,两头跑。
在不断锻炼演技的过程中,也接拍各种影视角色。
可惜那会儿,她已经错过了进入圈子最好的机会。
刚刚踏入演艺圈的万茜,正碰上“四旦双冰”占据资源的黄金时期。
没有后台支撑,也没有爆款流量帮衬的她,只能从配角的边缘位置慢慢起步。
比方说《裸婚时代》里的陈娇娇,还有《我家有喜》里的白木喜。
那时候,娱乐圈还没有像现在一样靠一部火爆的剧集就能成为顶流的格局。
而且,万茜本就不是主角,最后只能给观众留下一点儿模糊的印象。
即使演得被观众点赞,她依旧逃不掉“戏火人不火”的尴尬局面。
那会儿的她,就像娱乐圈里的“看不见的人”。
观众们看她演出的戏会夸奖几句,但还记不住她的名字,更说不上“走红”了。
后来,万茜凭借她的作品和演技,不停地给观众带来一种冲击感。
像《柳如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军中乐园》这些作品接连上映,万茜终于逐渐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直到2013年,她还拿下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荣誉。
不过因为题材原因,《军中乐园》没法在内地放映。
因此,那些奖项带来的荣誉,其实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帮万茜明显提高知名度。
她还是那种圈子里认可、观众不太熟悉的“真正有实力的配角”。
接下来的十年中,万茜一直在圈里偷偷努力,没有太多曝光。
在《你好疯子》里,她一个人扮演了七个角色,挺厉害的。
用五分钟的全景长镜头,不用剪辑,顺畅地在七个人格之间切换,真是够难的。
她的演出,连影视院校的教学案例都把它列入了。
可惜的是,她还是没能真正走红。
02
到现在为止,万茜还不能算是真正火起来的那种。
不过,她在圈里外的评价,倒是挺不错的,口碑特别好。
2017年《猎场》里,她扮演的熊青春,既机灵又满含深情。
和胡歌演的郑秋冬,两人从试探到互相救赎,合作的戏份真是相当有火花。
2019年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他们又一次联手出演,合作的画面让人印象挺深刻。
在那紧张皱巴巴的悬疑气氛中,万茜靠着细腻入微的演技,展现出角色那复杂的内心世界。
连续两次紧密合作之后,胡歌对万茜赞不绝口,评价也格外高。
只要有万茜在的戏,我就觉得挺踏实的。
还能怎么说呢,周一围和陈可辛都曾对万茜给出过很高的评价,真是夸得不亦乐乎。
她对表演的那份坚持,在现在的演员队伍里真是不多见啊!不像有人在意造型或者戏份,只关心能不能把角色演出真切。
就连“老戏骨”李雪健,也曾说过她“凭真本事吃饭”。
时间一长,万茜就变成了“实力派”和“纯粹”的代表人物。
但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万茜却陷入了口碑和人设之间撕扯不休的风波。
到了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一下子把她的名气推到了新高。
然而,到了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她的形象渐渐被一些人开始怀疑。
她说自己“不想出名”,还宣称自己有综艺恐惧症,可结果却被易立竞给揭穿了。
她曾两次参加《舞林大会》,每次一被淘汰都直言“我还不服气”。
从“不甘心”变成了“不想火”,万茜因此被揶揄“人设垮掉”。
这次事情之后,万茜的评价暂时有点儿跌落。
外头人对她的看法,也从“挺低调”变成“装清高”。
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纷纷怀疑起她的表演功底。
2022年那部《潜行者》里,万茜被不少观众说成是“表情太过拘谨”。
不管是传递消息还是应对危险,她总是习惯性地皱眉抿嘴,少了一点角色本该有的放松和自然。
2023年的《县委大院》里,她一直在努力塑造接地气的基层干部形象。
跟吴越演的艾鲜枝比起来,感觉就少了点生活的烟火味,被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摆得太端”。
观众们都在吐槽她刻意塑造“冷酷女神”的形象,可要是太在意这点,说不定哪天就会完全崩盘。
不过不能否认,万茜对工作的投入一直都在,那是实打实的敬业精神。
而且,外界的声音也没法动摇她的实力,始终都站得稳妥。
万茜靠着出色的演技,再次让口碑走上了逆转的轨道。
03
在娱乐圈里,万茜算是个挺“特别”的人物。
不拍戏就算“悄然离开”,不上镜不做宣传,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
面对争议,她就静静靠作品来说话。
那种几乎隐形般低调的生活方式,可跟靠曝光来炒热度的娱乐圈完全不搭嘎。
不过,这也让万茜的作品成为了“得到认可”的一个转折点。
比如2024年就能说明问题,万茜连续出演了《玫瑰的故事》和《人民警察》这两部剧。
到2025年初,她终于拿到了总台认可的“年度号召力女演员”这个称号。
到了2025年6月,万茜又一次拿下了金爵奖影后这个荣誉。
这是她工作了23年,第一次拿到A类奖项的认可。
而万茜,也算是终于站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
谁又能想到,仅仅一个月不到,万茜就传出了接拍短剧的消息。
“国际影后”和“网络短剧”之间的差距,让好多网友觉得万茜是在自降身份。
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这就是万茜走向低谷的开端。
老观点觉得,短剧一般都和“成本不高、节奏快、剧情死板”这类标签搅在一块。
好像和电影奖项得主的身份比起来,档次确实有点差距。
尤其是像万茜,刚刚拿了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后,怎么会去接演短剧呢?
只凭“拍短剧”这个理由就说演员的事业走下坡路,未免太片面了吧?
对万茜来说,只要有不错的角色可以发挥演技,她都乐意去试试。
7月的时候,万茜主演的那部网剧《朱雀堂》就已经上线了。
最终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评分高达9.5分,观众们的认可也就不用多说了。
真正的演员,从不把“咖位”放在心上,只关心那些能塑造的“角色”。
万茜之所以接演短剧,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追求那些精彩的“好角色”。
他们从来都不是为了“流量”或者“名气”的让步。
而万茜也是靠着作品,又一次彰显了自己的实力和眼光。
对演员来说,事业的“攀升路”从来不是单靠作品的表现来衡量的。
其实,他们要走得更远,靠的也不是单一的作品,而是每个脚踏实地的角色、一次次发自内心的演绎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出道23年,万茜一直把演技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她挑选作品,从不关心是不是走下坡路,主要还是靠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只要演技还不错,不管在什么样的舞台,都能展现出自己的光芒。
结语
胡歌大概没想到吧,就算万茜刚拿了金爵奖影后,才两个月而已,就因为接拍一些短剧,就被说成是在走下坡了。
作品的评价早就 show 出来,她的 choices 根本看不出啥“滑坡”的迹象呀。
对万茜来说,好角色没什么界限,说到底,她一直坚持的正是对“走下坡路”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