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每当我看到这种新闻,都有一种哭笑不得的魔幻感。
一篇其乐融融的通稿,讲宁波在马德里办了个摄影展,一群中外大咖聚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又是葫芦丝又是竹风铃,最后在一片祥和中,签署合作协议,展望美好未来。
正能量,太正能量了,正能量到让人觉得不真实。
就像你在一个血流成河的PVP服务器里,突然看到两个满级大佬放下武器,开始交流园艺心得,还互相交换了盆栽。你除了直呼看不懂,只能默默给他们点个赞,然后扭头继续去清今天的日常任务。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种你好我好的“文化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古典主义的浪漫。它很美,很优雅,很有仪式感,但它解释不了这个世界的真实运行逻辑。
真正的文化战争,从来都不是在展厅里发生的。
1.
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根本问题:21世纪的文化输出,或者说得再糙一点,文化入侵,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它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它是一场关于注意力的无情绞杀,是一场关于用户时间的极限掠夺,是一场让全世界人民心甘情愿为你掏钱的精神PUA。
这场战争的核心战场,不在美术馆,不在音乐厅,甚至不在电影院。
在手机屏幕上,在电脑机箱里,在每一个玩家深夜爆肝的显示器前。
说白了,游戏,才是这个时代最牛逼、最凶悍、最不讲道理的文化载体。我是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游戏,才是那个唯一的、真正的、降维打击的文化载体。
你办一场摄影展,来了几百个嘉宾,拍几张照片,大家都很感动。感动完了呢?第二天该干嘛干嘛。那个挂在墙上的京剧刀马旦,和印在扇子上的“双鸟朝阳”,能有多少人真正记住,甚至愿意为此付费?
这就像游戏里的一个新手村教学任务,引导你点了几个NPC,送了你几件绑定装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对整个游戏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一款成功的游戏是怎么干的?
它直接在全世界几千万乃至上亿年轻人的大脑里,植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它让一个美国中西部的红脖子,为了抽一个叫“钟离”的中国神仙,心甘情愿地刷爆信用卡;它让一个东京涩谷的JK,为了一个叫“原神”的游戏,开始研究璃月港的原型是哪里;它让无数海外玩家,把“牛逼”和“YYDS”当成日常用语。
这过程中需要翻译吗?需要讲解吗?需要嘉宾致辞吗?
完全不需要。
所有的文化元素,都被打碎了,揉进了游戏的角色、剧情、美术、音乐,甚至是付费机制里。你氪的每一单648,都是在为这种文化输出投票。你不需要理解“和而不同”,但你知道岩王帝君的契约精神很酷。你不需要懂什么叫缠花工艺,但你知道一个角色的“皮肤”好不好看,值不值得买。
这就是降维打击。
摄影展还在试图“讲个故事”,游戏已经直接把玩家变成了故事的一部分。摄影展还在费力地寻求“共鸣”,游戏已经制造了让全球玩家为之癫狂的“沉浸”。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2.
我们再来拆解一下这次展览的“亮点”,用游戏的逻辑翻译一下,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落差。
展览上,京剧刀马旦和弗拉明戈舞者的照片并列,体现艺术的共通。这在游戏里叫什么?叫“缝合怪”。把两个不同文明的元素硬凑在一起,做个联动皮肤,很多游戏都这么干,但这只是最浅层的版本活动,玩家爽一下就过去了。
“一米空间”里的缠花、竹编、图形印,让老外觉得中国文化“摸得到、做得会”。这在游戏里叫什么?叫“生活技能”或者“家园系统”。它是核心战斗系统之外的调剂品,是用来消磨玩家垃圾时间的,从来都不是游戏的核心。你不会因为一个游戏能钓鱼,就认为它是一款伟大的游戏。(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至于那些签约仪式,汉字棋要进驻华文学校,“一米空间”要落地马德里。这在游戏里叫什么?叫“建立海外公会”和“铺设线下服务器”。听起来很厉害,但问题是,你的核心产品——那个游戏本身,好玩吗?有人玩吗?
如果游戏本身不好玩,你建再多公会,铺再多服务器,最后也只是一个空壳子。
反观真正的文化核弹是怎么做的?
一个《黑神话:悟空》的预告片,根本不需要去海外办什么展,它直接把视频往Youtube上一扔,全球几千万玩家自己就炸了。他们会逐帧分析里面的妖怪出自《西游记》哪一回,会去考证金箍棒的细节,会因为一个土地公的形象而惊呼“这就是东方神话的魅力”。
这叫什么?这叫内容为王。
你的产品力,决定了你的文化穿透力。你的游戏性,决定了你的文明吸引力。
当你的游戏牛逼到一定程度,文化输出就不是一个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全世界的玩家会像考古学家一样,主动来挖掘你藏在游戏里的文化细节,甚至帮你免费传播。
他们会因为喜欢你的游戏,而去了解你背后的文化。而不是因为了解了你的文化,才去尝试你的游戏。这个逻辑顺序,千万不能搞反了。
搞反了,就是自嗨。
3.
所以,那场在马德里的摄影展,错了吗?
没错。它是一次善意的、真诚的、值得尊重的尝试。在场的每一位嘉宾,每一个工作人员,他们的努力都应该被肯定。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模式,是上个世代的“版本答案”。在今天这个被算法、被流量、被即时反馈统治的时代,它显得太慢,太温柔,也太低效了。
这就好像,在一个所有人都用上了电磁步枪的战场上,你还在练习如何更优雅地使用自己的骑士长剑。你很帅,很有风度,但你打不赢战争。
华为的副总裁说,通过展览才知道宁波不只有硬核制造业,还有“有趣的灵魂”。这句话其实挺扎心的。一家在当地有合作项目的顶尖科技公司,都需要通过一场摄影展来了解城市的“灵魂”,这恰恰说明我们过去的文化传播,穿透力有多么有限。
而游戏,能在一夜之间,让一个从没听过“宁波”这个词的海外玩家,为了一个“天一阁”主题的副本或者角色,去搜索这个城市的历史。
这就是效率的差别。是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差别。
所以,那场摄影展的真正意义,或许不是它本身有多成功,而是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版本代差”。它让我们看到,当我们在用最传统、最PVE的方式进行文化交流时,真正的全球文化PVP战场,早就打得天翻地覆了。
从这个角度看,这场展览依然很有价值。
它至少告诉我们,老路走不通了。想让世界真正认识你,欣赏你,甚至……为你花钱,你需要拿出更硬核、更有趣、更让人上瘾的东西。
你需要一个能让全世界玩家沉迷的“虚拟世界”。
而那个世界,我们才刚刚开始建造。至于展厅里的光影,就让它成为这段漫长征途上,一个温暖而古典的注脚吧……挺好的。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