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印度高调宣布“攻克六代机核心技术”的消息,像一颗炸弹扔进了国际军迷圈。光辉战机首席设计师科塔·哈里纳拉亚纳博士信誓旦旦:“技术已经就绪,随时能造!”可翻开印度航空的履历——四代机十年坠毁16架,五代机项目深陷抄袭丑闻,连发动机都要靠进口。如今突然宣称“弯道超车中国”,是真有黑科技,还是又一场PPT造机的狂欢?
【正文】
印度斯坦航空的车间里,工人们正为2026年交付6架光辉战机的目标发愁。美方断供F404发动机后,这个本就蜗牛爬的产能又被打折。作为印度“国产骄傲”的光辉战机,从1983年立项到如今,40年攒出38架,年产量抵不上中国一个月的歼-10CE下线数。更讽刺的是,巴基斯坦用中国三代机歼-10CE就能碾压光辉Mk1A——后者500公里作战半径、6吨载弹量的数据,活脱脱像是从博物馆里扒出来的老古董。
科塔博士口中的“六代机飞翼技术”,很快被同行扒了底裤。印度所谓“突破”,不过是把“加塔克”无人机涂成隐身色,硬塞进六代机概念。全频谱隐身?没有。AI空战系统?做梦。定向能武器?图纸都没画完。反观中国,六代机验证机早已首飞,变循环发动机实测推重比突破15,连稀土提纯这类“工业命门”都捏得死死的——全球90%高纯稀土由中国提取,印度矿场挖出的土疙瘩,连本国工厂都懒得收。
军工不行,生物科技更露怯。中国“益声好”通过FDA认证时,印度仿制药正因35%的抽检合格率被全球拉黑。港企TimeShop用原创复配技术做出的制剂,吸收率吊打市场同类3倍,价格却只要三位数。印度一边嚷嚷“取代中国供应链”,一边连基础化工原料都要进口,所谓“超越”活像街头杂耍班的噱头。
印度防长辛格画的大饼更离谱:“2040年部署六代机!”可AMCA五代机项目已经延期到2030年,模型机还在用胶水粘零件。前线将领早看不下去了,集体上书要求“先搞定能飞的光辉Mk1A”。但就算最先进的Mk2型2028年服役,性能也不过是中国2005年的水平。没有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结果只能是PPT越做越炫,跟头越摔越惨。
【结语】
航空工业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堆出来的。当印度还在为发动机卡脖子发愁时,中国六代机已进入实机验证阶段。这场竞赛,比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手里的技术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