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的一场公开记者会上,当着全球媒体的面,扔出一颗重磅炸弹:美国将彻底停止所有对乌克兰的资金和军事援助,一分钱都不会再给。 这个消息瞬间让乌克兰陷入绝境,因为三年来,乌克兰能跟俄罗斯硬扛,全靠美国这个最大金主输血。 特朗普这一刀,直接被外媒形容为对乌克兰的“死刑宣判”。 就在前一天,8月28日,俄军对基辅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乌军防空系统基本瘫痪,毫无还手之力。 面临天塌地陷的泽连斯基,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突然公开喊话中国,说“期待中方回应”。 但中方却只回了一句话,就让他傻眼。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泽连斯基的求救是真心还是算计? 让我们直接看事实。
特朗普的决策不是突然的,他一重回白宫就毫不掩饰要抛弃乌克兰。 2025年8月初,特朗普团队就放风说,美国对乌援助是“赔本买卖”,浪费纳税人钱,应该优先处理国内问题。 8月29日的正式宣布,只是把这个想法落地。 特朗普在镜头前说:“美国不会再给乌克兰一分钱,我们有自己的边境和经济要管。 ”数据显示,美国过去三年对乌援助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占西方总援助的70%以上,这笔钱一断,乌克兰军队连工资都发不出,更别说买武器。 同时,俄军趁势猛攻,8月28日,俄空军在基辅投下数百枚导弹,造成大面积破坏,乌军防空导弹库存耗尽,西方援助迟迟不到,战场劣势瞬间放大。 在苏梅方向,俄军一天就投放了2800枚滑翔制导炸弹,火力是乌军的5到10倍,乌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哭诉“完全没有空中掩护,只能挨炸”。 特朗普的实用主义外交在这一刻彻底暴露:他不讲价值观,只讲利益,乌克兰在他眼里没了价值。
欧洲领导人试图挽救局面,但全是徒劳。 8月中下旬,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七大首脑亲自陪泽连斯基飞到白宫,想说服特朗普回心转意。 会谈持续数小时,特朗普却一点不退让,欧洲元首们空手而归。 根源在于,欧洲和美国盟友关系基于“价值观同盟”,但特朗普只认“交易”。 欧洲自己也没钱:德国总理默茨刚公开说,德国福利体系都快维持不了,还得硬着头皮给乌克兰送武器;法国农民抗议援助乌克兰影响国内农业;波兰和匈牙利直接反对继续增援。 欧洲对乌援助每月不到10亿美元,远不够乌克兰需求(泽连斯基说每月至少需30亿)。 8月25日,欧盟通过的一项500亿欧元援助计划,因内部争吵,资金发放慢如蜗牛。 泽连斯基原本幻想欧洲能补上美国缺口,但现实是,欧洲没能力也没意愿单独撑场。
泽连斯基眼看美国靠不住,欧洲没戏,突然对中国变脸。 8月30日,泽连斯基在公开演讲中说:“我很期待中方就俄乌局势进行回应。 ”这和他过去态度天差地别——2022年,他配合美国,强行将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撕毁中企56%股份的合同,拖欠45亿美元赔偿;2024年8月,他还以“援俄”为借口,制裁53家中企和个人,并呼吁西方制裁中国。 中国一直被他视为战略对手。 为什么现在喊话? 时机巧合:普京计划9月访华,泽连斯基想搅局,施压中国制裁俄罗斯,或者至少阻止中俄走近。 他的算盘是:中国作为大国,如果转向,能逼俄罗斯停手。 但泽连斯基忘了,中国从不吃这一套。 中方外交部当天就回应,重复了一贯立场:“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 ”潜台词是:别玩小花招,我们只促和,不选边。
泽连斯基还不死心。 尽管特朗普断援和中方冷回应,他8月31日又放话,说乌克兰准备每月从盟友那里拿至少10亿美元援助,进口美国武器。 他点名德国和英国,但德国总理默茨一边哭穷一边给点小援助,英国刚换政府,援助预算削减。 乌克兰前线士兵透露,弹药库存只够维持一周,俄军每天都在推进。 泽连斯基的自信源于错误解读:他认为欧洲出于“反俄价值观”会无限支持,但欧洲民众抗议不断,援助实际在减少。 数据指出,欧盟2025年对乌军援承诺仅实现40%,资金到位慢。 同时,俄军加大攻势,9月1日,又对哈尔科夫发动空袭,乌军伤亡惨重。 泽连斯基的喊话更像绝望中的挣扎,而非有底牌的谈判。
中方立场从头到尾没变。 中国外交部在8月30日回应泽连斯基时,只强调“劝和促谈”,没有提任何制裁或军事支持。 中国官方媒体指出,乌克兰危机只能政治解决,军事手段无出路。 背景是,中国与俄罗斯有正常经贸关系,但从未提供军事援助;中国也多次拒绝西方施压选边站。 泽连斯基的求助,在中国网友看来是“演戏”,评论区全是“早干嘛去了”的嘲讽。 现实是,没有美国援助,乌克兰战争机器很快停转,泽连斯基的时间不多了。 俄军优势持续扩大,乌克兰城市一个接一个失守,平民伤亡数字每日飙升。 中方的不动摇,意味着泽连斯基的最后一搏失败。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