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眼馋中国制造2025,工业0.5都没搞清楚的印度,想玩转工业5.0试试
新闻动态
眼馋中国制造2025,工业0.5都没搞清楚的印度,想玩转工业5.0试试
发布日期:2025-09-02 20:47    点击次数:80

眼红中国制造2025,连工业0.5都没搞明白的印度,居然说要搞“工业5.0”——还要在2025年培训4000万学生学人工智能。 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唬人,但问题是,他们连最基础的螺丝钉产业链都还没玩转。

印度教育部创新部门最近放出风声,说要超越德国的“工业4.0”,搞一个以“人本”和“可持续”为核心的“工业5.0”。 概念听着挺高级,但现实却像是一场自嗨式的表演。

印度工业基础薄弱是众所周知的事。 他们连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交通网络都没完全解决,很多工厂至今还得自备发电机。 土地征收效率低、政策朝令夕改,连富士康和韦丹塔集团合作的195亿美元半导体项目都黄了,更别说其他高端制造业。

德国“工业4.0”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德国原本想靠智能化和物联网巩固制造业地位,结果因为能源危机和拒绝华为5G技术,现在连自家三大支柱产业——化工、汽车和机械制造都摇摇欲坠。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暴跌,博世、采埃孚纷纷裁员。 工业4.0在德国本土几乎成了“工业404”。

而中国制造2025呢? 十年前中国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下游,如今86%的目标已经实现。 国产大飞机上天了,5G网络铺开了,电动汽车销量原计划2025年做到300万辆,结果去年就卖了近1000万辆。 中国靠的是几十年扎实的基建、产业链配套和工程师红利,不是靠喊口号。

印度现在最该做的其实是把“工业0.5”的课补上。但他们偏不,非要跳过所有步骤,直接玩“工业5.0”。 结果就是,苹果和三星虽然把部分产能迁到了印度,但进度缓慢,良品率低得可怜。 现在又撞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连这点转移的产业链都可能保不住。

印度官僚系统的效率更是让人头疼。 一个工厂开工要盖上百个章,土地所有权纠纷不断,外资企业稍不留神就被罚款。 这种环境下,别说工业5.0,连工业1.0都难持续。

他们还想在2025年培训4000万学生学人工智能。 愿望很美好,但印度现在连最基础的职业教育都没普及,很多地区连稳定的网络都没有。 纸上谈兵的概念,终究变不成生产线上的螺丝钉。

制造业从来不是写论文,靠造新词、画大饼堆不出实实在在的工厂。 没有稳定的电、没有顺畅的路、没有高效的物流,再超前的概念也只是空中楼阁。 印度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工业5.0,而是先学会怎么把螺丝拧紧、把电线接稳。

中国的成功是靠一步一步从洼地里走出来的,而印度却总想一步登天。 结果很可能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弯道翻车。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