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餐饮供应链遭透明度大考:千味央厨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新闻动态
餐饮供应链遭透明度大考:千味央厨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发布日期:2025-09-19 04:49    点击次数:146

题图 网络

随着预制菜行业相关监管政策逐步完善,以及餐饮行业逐步复苏,千味央厨能否凭借其B端优势和新零售布局突破重围,仍需时间检验。

作者|张敏

餐饮业的寒意正沿供应链逆流而上,作为“餐饮供应链第一股”的千味央厨(001215.SZ)迎来了上市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8.86亿元,同比微降0.72%,几乎陷于停滞;盈利能力的下滑则更为剧烈:归母净利润锐减39.67%,仅为3578.99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41.94%,收于3409.28万元。

这份延续自2024年的业绩疲软态势,至今未见好转迹象。

营收停滞不前,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从财务数据来看,千味央厨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8.86亿元,同比减少0.72%。这一表现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形成明显反差——当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4.87%。

盈利能力的下滑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39.67%,这与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5932.81万元、同比增长6.14%的表现大相径庭。

毛利率下滑是盈利能力下降的关键因素。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3.6%,同比-1.6个百分点,而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5.21%,同比还上升了1.97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千味央厨不同品类产品表现差异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食、小食、烘焙甜品、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分别实现收入4.1、2.0、2.1、0.7亿元,同比-9.1%、-6.6%、+11.0%、+67.3%。

其中,冷冻调理菜肴(预制菜)增速最快,达到67.3%,但收入占比仍较低,尚未形成足够体量来对公司整体营收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这种产品结构变化也是拉低毛利率的原因之一,因为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烘焙甜品类和冷冻调理类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

直营稳健增长,经销渠道收缩

千味央厨2012年由豫商李伟创立以来,专注于B2B餐饮供应链服务,作为国内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是为餐饮企业提供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以“定制化+标准化”双轨产品策略和“直营+经销”双轮渠道模式,持续驱动业务增长与发展。

在客户合作方面,千味央厨绑定众多头部餐饮品牌,成为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华莱士、海底捞、真功夫及九毛九等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覆盖西式快餐、火锅、中式正餐等多类业态。凭借定制化研发能力,公司目前可提供包括油条、蛋挞皮、芝麻球等在内的超过300个SKU。

2025年上半年,公司渠道表现呈现显著分化。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31%,达到4.34亿元,增长主要源于与新零售客户如盒马合作的烘焙类产品快速放量,以及原有核心客户百胜中国的稳定贡献。

与此同时,经销渠道收入同比下滑6.4%至4.45亿元,经销商数量净减少362家,该渠道承压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中小餐饮需求疲软。

面对渠道结构性变化,千味央厨正积极拓展新零售领域,已与沃尔玛、永辉、胖东来及奥乐齐等多家头部商超建立全国合作,推动直营增长来源多元化。

然而,在当前餐饮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稳定并重振经销渠道体系,仍是公司需要应对的重要挑战。

成本压力:原材料波动挤压利润空间

原材料成本上涨已成为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对于千味央厨而言,这一挑战尤为显著,因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均为大宗农产品,包括面粉、糯米粉、食用油、白砂糖等基础食材。这些原料在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较高,其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生产成本端,成为影响公司盈利稳定性的关键变量。

这些农产品原料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行情联动紧密,受全球供需变化、气候变化、贸易政策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特征。

面对成本压力,千味央厨曾于2021年12月发布调价公告,宣布对部分速冻面米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格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介于2%-10%之间。这一举措反映出公司虽具有一定的成本转嫁能力,但仍需谨慎平衡客户关系与盈利需求。

2025年上半年,尽管部分原材料价格相较2024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公司整体成本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千味央厨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利润的影响显著,所带来的利润压力仍然较大”。

行业层面来看,成本压力并非个例。同期,主营预制菜业务的味知香也因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0.29%,进一步印证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整个食品加工行业构成的普遍性挑战。

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拓展采购渠道、加强价格预警与库存管理,已成为包括千味央厨在内的同类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的必然选择。

高投入换增长模式难持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千味央厨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市场策略,通过大幅增加市场费用投放和扩充销售团队来争取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上升0.4和0.3个百分点,达到5.6%和10.8%。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42%,共计6082.7万元,显示出公司在渠道拓展和品牌推广方面投入显著。

线上营销成为费用攀升的重要推手。该期间内,公司平台使用费激增80.91%,达到1733.31万元,与此同时,为支持新零售及线上业务拓展而增加的销售人员也导致职工薪酬明显上涨。

尽管高强度的投入带来了一定成效:线上收入实现同比44.87%的增长,达到4474.4万元,但这种“以投入换增长”的模式也对整体盈利水平产生了明显侵蚀。费用率的快速上升最终传导至利润端,导致公司净利润率同比下滑2.57个百分点,降至4.02%。

当前,千味央厨正面临关键战略平衡:如何在维持收入增长动力的同时提升费用效率、改善盈利结构。能否实现从“高投入驱动”到“高效运营驱动”的转型,将是决定其未来增长质量与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考验。

图源丨 网络

预制菜供应链面临透明度大考

西贝预制菜争议对整个餐饮供应链产生了涟漪效应。千味央厨作为“餐饮供应链第一股”,主要面向餐饮B端市场,最先感受到下游传来的压力。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敏感反应加剧了餐饮客户的谨慎态度。83%的消费者主动规避疑似使用预制菜的餐饮品牌,这迫使餐饮企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策略。

千味央厨面临产品品类收入增速分化、经销模式收入规模收窄以及直营模式收入增速放缓的多重压力。西贝事件可能加速餐饮客户对供应链透明度的要求。

监管正在跟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餐饮业可能面临强制披露是否使用预制菜的要求,这正是罗永浩事件最初呼吁的。

截至9月15日13时,千味央厨开盘报36.00元,总市值33.46亿元。西贝预制菜事件暂未对其造成显著影响。长远来看,相关政策出台将加速行业洗牌,标准化与透明化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在行业和市场倒逼下,千味央厨能否凭借其B端优势和新零售布局突破重围,仍需时间检验。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