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走在路上,是不是总能看到电梯里贴着广告,说某某靶向药,某某免疫疗法,听起来跟未来科技一样,能把绝症按在地上摩擦?然后你打开股票软件,看到一堆带“医药”俩字的股票,K线图上蹿下跳,比猴子还活泼,心里就痒痒,觉得这是不是下一个时代的茅台?
我今天就得把话说明白了,投资创新药,本质上不是价值投资,那是在一个规则明确的赌场里,玩一把心跳加速的德州扑克。你以为你在买资产,其实你是在对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下注,赌他能在你的本金烧完之前,把诺贝尔奖级别的PPT变成印钞机。
很多人脑子里有个钢印,叫“买入并持有”,觉得好公司就得拿到天荒地老。他们最爱举的例子就是恒瑞医药,十年前几块钱,一路涨到近百块,简直是A股的传说。但这个传说的结局有点黑色幽默,2023年,恒瑞的股价直接被打了三折,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些拿着“长持”剧本的兄弟们,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感觉人生观都被风吹乱了。
问题出在哪?是恒瑞不努力了?还是医药行业没前途了?
都不是。是你压根没搞懂创新药这门生意的底层逻辑。
传统行业的护城河,可能是品牌,可能是渠道,可能是规模效应,这些东西一旦建立,能用很久。但创新药的护城河是什么?是专利。这玩意儿听着挺唬人,但本质上,它就是一张有时效的VIP体验卡。卡在手里的时候,你是全场唯一的靓仔,可以定高价,独吞市场。但卡一到期,门口乌泱泱的仿制药大军立马冲进来,把你按在地上,用价格战的拖鞋反复抽你的脸。
当年的“药王”立普妥就是最好的例子。专利期内,一年卖130多亿美元,是辉瑞的印钞机。专利一到期,两年时间销售额跌得只剩个零头。这就是现实,残酷得像月底的信用卡账单。所以,你指望抱着一个创新药公司十年不动,就跟指望渣男会从良一样,属于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么,既然不能长持,这玩意儿的价值到底在哪?
这就更有意思了。一个创新药公司,在它最关键的药物上市之前,财报基本没法看。你打开一看,全是亏损,年年亏,月月亏,亏得妈都不认识。百济神州,十年烧了500多亿,堪称生物界的“焚化炉”。你用市盈率、市净率这些传统工具去衡量它,就像用小学的算术题去解高数的微积分,驴唇不对马嘴。
这种公司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它现在赚多少钱,而在于它抽屉里藏着多少张“彩票”,也就是所谓的“研发管线”。每一条管线,都是一个可能成功的药物。所以,行家看这种公司,看的不是利润表,而是这张彩票的中奖概率。
这套玩法,说白了就是“动态概率估值”。简单粗暴地讲,就是预测这个药如果搞成了,能卖多少钱,然后乘以一个成功率,再折算到今天。这听起来很科学,但本质上就是算命。因为那个“成功率”本身,就是个玄学。
这就引出了创新药投资最刺激的一点:临床试验。
一款药从实验室到上市,要过九九八十一难,临床I期、II期、III期,每一关都是鬼门关。你觉得一个药听起来牛逼,数据看着也漂亮,结果临床III期最终数据一公布:失败。
duang一下,公司股价当天腰斩都是客气的。康宁杰瑞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核心药物临床失败,股价直接大跳水,一天跌掉45%。持有它的投资者,前一天还在会所嫩模,第二天就得下地干活。
在这种游戏里,你所谓的“安全边际”就是个笑话。你以为你买得够便宜了?它还能更便宜,便宜到让你怀疑人生。所以,这压根就不是比谁买得便宜的游戏,而是比谁跑得快的游戏。
真正的玩家,都是动态管理的。他们把投资过程看作一场科学实验,而不是信仰充值。今天公布的数据好,客观缓解率超过40%,加仓。明天数据一般,在30%到40%之间,不动。后天数据拉了胯,低于30%,清仓跑路,绝不回头。
他们信奉的不是价值,是概率。这叫什么?这就叫“快种快收”,发现苗头不对,立刻拔了换下一根。
那么,是不是普通人就别碰了?
也不是。但你得换个姿势。创新药投资最肥美的一段,是从“0到1”的爆发期。也就是一款重磅药物,在获批上市前后那段时间。
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上市前公司几乎零收入,上市一年,卖了10个亿。这种从地狱到天堂的跃迁,会直接反映在股价上。如果你能在这个窗口期进去,那确实能体验到什么叫“价值爆发”。
但这背后,考验的是你对商业化的判断力。一个药能不能卖得好,不光看疗效,还得看市场多大、竞争对手强不强、能不能进医保、销售团队给不给力。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了,这是个复杂的商业社会问题。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稳妥的姿势,其实是把这玩意儿当成资产配置里那个最刺激的“卫星”。
你可以搞一个“稳进双驱”的组合。把你80%的钱,放在那些已经有成熟产品、现金流稳定、平台化能力强的龙头公司,或者干脆就是给这些公司打工的CXO(医药外包)上。他们就像是队伍里的重装坦克,走得慢,但轻易死不掉。
然后,用剩下的20%的钱,去投那些在某个前沿技术,比如ADC、双抗上有突破性进展的小公司。这些公司就是你队伍里的刺客,可能一波操作猛如虎,也可能出门就送了人头。
这样一来,坦克的稳定性能保证你不会血本无归,而刺客的爆发力,则给了你财富自由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风险可控的赌博。
说到底,这个时代,很多领域的投资逻辑都变了。过去那种买个好公司,然后当甩手掌柜就能赚钱的田园牧歌式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是在创新药这种高科技、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你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信息处理器和概率分析师。靠信仰?靠情怀?还是听所谓的大V讲故事?那不叫投资,那叫“瞎积薄发”,纯属给市场送人头。
你要做的,是看懂这个游戏的规则,然后用规则去赚钱。
把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建立在冷冰冰的数据和概率上,而不是热乎乎的鸡汤和梦想上。因为在金钱的世界里,唯一能让你活下来的,不是你有多爱这家公司,而是你比别人算得更快、跑得更快。
毕竟,商战不是请客吃饭,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而创新药投资,就是这场比赛里最需要冷静和纪律的回合。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