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主持人追问美国财长:印度买俄油被加税,为何同样买俄油的中国没事?贝森特:中印情形完全不同
产品展示
主持人追问美国财长:印度买俄油被加税,为何同样买俄油的中国没事?贝森特:中印情形完全不同
发布日期:2025-09-01 03:30    点击次数:52

“隔壁老王收俄罗斯便宜油被加税,月底水费跟着涨,我在屋里等加税单却啥也没收到?”一句话总结华盛顿这两周。

上周CNBC直播,“变脸大赛”上演。主持人把话筒往美国财长鼻子底下怼:印度买俄油被扣50%关税,买家自称“体谅通胀”没剁手就摔碎了牙;隔壁某大国狂扫千万桶,零关税、油照跑、气照烧。镜头里贝森特憋了两秒:“他们买油是为了补缺口。”弹幕直接爆表,网友大喊:这还是两年了一嘴“最强制裁”的那位吗?

三位数的关税没把对岸拖垮,倒把美国超市里的酒、烤肉酱、玩具先抬了价。彼得森的账本罗列出细节:3700亿美元被征税商品,美国买家吞了九成多的价差,东西摆在桌面贵了近一成,中国工厂报价几乎原地踏步。账单一目了然,刀口砍回来,只剩血印子留在本地。

更尴尬在后头,美国零售协会原本放话今年进口箱量要降八成,六月到港数据一出,只掉了不到两个百分点。越南、孟加拉厂子拿到订单,回头还是得来中国买布买颜料,缝纫机换个场子动弹,流程条跟老大甩不掉。有人打趣:这不是搬家,是搬家只搬了一步。

海运、保险、支付系统也同槽。人民币、卢布直接顶上,七八千万桶油用本国货币结算,美元靠边站,国际金融圈里这一嗓子数据显得很响:全球能源计价里非美元比例一下蹿到近四分之一。外面着急救火,桥那边先稳住。房利美(Fannie Mae)也在通胀上喊话:再涨就很难扛,项目表上都写着“推迟”二字。

再看印度,炼油厂已经低头。美国一句“准备加二级税”,九月合同立刻撤单。标价便宜的俄油瞬间掉进卖家仓库,中国炼厂瞅着空档冲过去抄底。每走一波货,炼厂再把成品油卖到东南亚,基本无美元参与。老美只能干看,相当于自家钱包没瘪,还帮对面跑车省油钱。

技术与金融围堵也显出疲态。芯片、机床加税之后,国产生产线反而忙活了:某人家原来的订金卡在海关,一咬牙换上国产设备,产出蹭蹭往上涨。高通财报会上答疑:每次收紧供货,家门口就多失一块,对手海思就像春游,啃得比顺口溜还顺。

道理已经写得很直白:全面撕破脸之前,得先把金融网、货运链、技术网三大底牌拆干净,结果关税高挂两年,这些底牌纹丝不动。华盛顿这次学乖,把对印度的铁拳换成对中国的小刀子,意图明确:油价如果乱了,先炸的不是对手,是自家加油站活塞;货架拿不到中国货,电视、冰箱、螺丝刀一家子没着落。

税收杠杆点到即止,印太替代梦打了个对折;下一个牌桌话题转战关键技术出口,英伟达被传要再收一条“定制芯片”红线,可资本市场第二天就把股价拉回去:中国没有,咱的AI也要空跑。真慌了,苹果、特斯拉依旧在老厂加产,高管集体用脚投票,把蜜月期续费到底。

讲讲生活圈其实更说明白:一颗遥控车电池去年九块九,今年涨到十块八,但隔壁孩子手里的塑料小车还是全套中国制造,便宜得让家长犹豫三秒就买单。反过来,国内猛卷的电动车把百公里电耗打下来,“开着省”直接变成下一辆车标配。两边都在涨,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继续埋头卷。

低头不代表投降,只是算账。白宫把“全面进攻”写成了“重点骚扰”,时不时蹿出来一项新规,换来的却是下一轮复盘。习惯了高嗓门,如今必须苦哈哈地承认:供应链是一门数学题,谁是枢纽谁才是答案,抡棍子的人最沾边疼。

有人认为他们会再接再厉,有人说这只是中场休息,下一条红线到底在哪,真不好说。那我们就等等看,下一根加税条贴出来,谁先举手投降。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