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1955年毛主席审阅少将名单,在一人名字边留言:皮有功,少晋中!
新闻动态
1955年毛主席审阅少将名单,在一人名字边留言:皮有功,少晋中!
发布日期:2025-07-24 16:33    点击次数:140

前言

1955年,一场盛大的授衔典礼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荣誉的授予,更是对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铭记和颂扬。

当毛主席在审阅少将名单时,目光凝聚在了一个名字上。看到他被评为少将,于是破例留下了特殊批示,在他的名字边留言:“皮有功,少晋中。”

那么,这位将领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毛主席如此特例批示他晋升中将呢?

皮定均:抗日烽火中的英勇将领

抗日战争爆发后,皮定均任第129师团长,皮定均将军作为第129师的团长,他率领部队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1939年7月,日军发起了大规模的“扫荡”, 意图切断太行与太岳两大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使得我军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就在这时,国民党顽固派却心怀叵测,企图“借刀杀人”,趁机将我军逐出太行山。我军面临着腹背受敌的严重局面,可谓是进退维谷。

7月12日,正逢天降暴雨,日军的一支先头部队刚进到河南店就被暴雨导致的河水暴涨却切断了他们与后援的联系。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我军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我军将领果断决策,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动一场夜袭河南店的战斗。

黑夜降临,当日军正要休息,毫无防备时,我军却已经冒雨悄然抵达了他们的驻地。

战士们身手敏捷,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敌人的屋顶。趁着夜色掩护,他们果断出手,向日军投掷了十几颗手榴弹。

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而起,瞬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日军惊慌失措,侥幸未死的日军在慌乱中四处逃窜。

日军慌乱中只能朝着河边逃去,企图借助河流逃脱。然而,对面的日军却误以为是我军渡河而来,于是猛烈开火。

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大部分日军最终葬身于汹涌的河流之中。我军不仅敢于在黑夜中冒雨发起袭击,而且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利用了敌人的错觉,取得了胜利。

经过河南店战斗的重创,日军开始变得异常谨慎,他们的行军速度明显放缓,转而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

针对日军这种转变,皮定均将军迅速作出调整,决定采用灵活机动的“破击战”战术来应对。

他部署了一支部队负责掩护,边行进边与敌军进行小规模战斗,以牵制敌人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悄然绕到敌军后方,发动突然袭击,打乱其部署。

为了更好地配合主力部队的行动,皮定均将军还积极发动群众,展开交通破坏战。

群众们积极响应号召,男女老少齐上阵,纷纷动手破坏马路,使得日军难以顺利通行。日军见状,便强行抓来百姓修路。

然而,百姓们并不屈服,他们在白天故意磨洋工,假装修路,而在夜晚则偷偷出来,将白天修好的路段再次破坏。

这种巧妙的战术让日军疲于奔命,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得日军始终无法安稳地通过被破坏的路段。

敌军在占领黎城后,试图维护交通线,对我方实行“清剿”, 遭到人民武装的顽强抵抗。

在敌人据点外围交通沿线开展麻雀战,有效打击了敌人的机动部队。利用战术优势对后方据点进行突然袭击,成功破坏了分区“清剿”计划。

不管是敌人通过增加据点和巡逻来维持邯长路的通信和运输安全,还是派汽车巡逻,他们最终都失败了。

游击小组利用他们的弱点,夜间骚扰、白天袭击,成功捣毁多个据点。战士们的机智和勇敢让敌人陷入被动,使得最终不得不谨慎行事。

经过一系列的激烈战斗,迫使敌人全线退却。大部分敌人被我军消灭在太行山和邯长大道上,粉碎了敌人分割太行、歼灭我军的阴谋。

皮定均:中原突围立奇功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调集国民党军队向中原地区发起猛烈的进攻。

皮定均肩负重任担任第一旅旅长,负责掩护中原的主力军向西进行突围行动。接到命令后,皮定均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并制定出详细的行动方案。

每一位参会的将领都坚定地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誓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了有效地拖住敌人,皮定均将军巧妙地布置了部队的行动。

他命令部队在白天向东方向行进,制造出主力军即将向东突围的假象,以此来迷惑敌人。

而当夜幕降临,部队则悄然撤回,继续隐藏待机。这一策略果然奏效,敌人被这一假象所迷惑,连续两天都按兵不动,没有发起进攻。

然而,到了第三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皮定均将军采取了支撑点式的防御系统。

他精心布置火力点,确保每个山包之间火力能够交叉覆盖,有效组织敌人的行进。当一切准备就绪,皮定均一声令下“打!”,战斗瞬间爆发。

然而,敌人却异常顽强,紧紧跟随我军的步伐,仿佛黏上了我军一般,这给部队的撤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正当皮定均陷入两难的思索中时,天气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本细密的绵雨瞬间变成了狂风暴雨,风卷残云,雨势如注。

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皮定均将军果断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与战友们紧密配合,互相掩护,共同抵御敌人的猛烈进攻。

最终,在皮定均将军的巧妙指挥和全体将士的英勇奋战下,诱敌计划得以完美实施。

主力军也得以全部顺利突围成功,为中原地区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朝鲜战场上的铁血战士

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皮定均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他深知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到达之后,他仔细地观察地形地貌,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战士请教。

他详细记录着地势的起伏、敌人的战术特点等作战规律,以期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接下来的战斗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时,美军新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他野心勃勃地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通过强大的武力迅速解决朝鲜问题。

而我方则坚定地采取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每个战士都做好了独立作战的准备,誓死捍卫每一寸土地。

同年冬天,寒风凛冽,美军投入了大量兵力对上甘岭发动了疯狂进攻,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和疯狂冲锋,我军战士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长达43天的激战,我军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1953年的朝鲜停战协议签署前夕,南朝鲜却以种种借口拒绝签字,企图破坏谈判进程。

这一行为引发了夏季反击战,成为中朝军队为了保卫和平与安全而发起的一场重要战役。

经过深思熟虑的会议商讨,决定采取三个阶段的作战计划,旨在歼灭敌人和攻占阵地。

在第一、第二阶段,我方部队以迅猛的攻势和精确的战术,成功歼灭了大量敌人,占领了多个关键阵地。这些胜利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提升了我方的士气。

到了第三阶段,面对更加激烈的敌情和复杂的战场环境,皮定均副司令员被任命为福州军分区副司令员,负责指挥第三阶段的协同作战。

他带领74师英勇奋战,成功攻击并占领多个阵地,与第二十兵团会师后共同取得了胜利。

期间,他们面对敌军连续疯狂的反扑,坚守阵地,不畏强敌,多次击退敌军进攻。最终,24军成功完成了作战任务,歼敌数千人,巩固了防御阵地。

这场夏季反击战的胜利不仅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在国际社会上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形象和强大实力。

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第三阶段作战圆满结束,标志着中朝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辉煌胜利。

这次胜利不仅彰显了中朝军队的团结精神和战斗意志,也为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当毛主席审阅少将晋升名单时,他的目光在皮定均这个名字上停留了许久。

皮定均,这位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其卓越的表现让毛主席深感赞赏。

在深思熟虑后,毛主席毅然在皮定均的名字旁写下了特别的批示:“定均有功,由少晋中”。

这一决定,不仅将皮定均的军衔从少将晋升为中将,更是对他一生战绩的最高赞誉。

皮定均将军的晋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对他长期以来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指挥若定的肯定。

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将军在一次前往福建指挥军事演习的途中,飞机失事,他不幸遇难,终年62岁。

结语

皮定均,一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熠熠生辉的杰出将领,他不仅是战场上的猛虎,更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皮定均将军的军事才能卓越非凡。他善于运用战术,灵活应对各种战场情况,多次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指挥的部队,总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作战任务,展现出极高的战斗力和组织力。

他的战术思维和战略眼光,在多次战役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忠诚于党和人民,始终坚守革命信仰,不畏艰难困苦,不惧强敌压迫。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了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和使命,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部队浴血奋战,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一生,都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