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小麦灌浆期用药增产方案
新闻动态
小麦灌浆期用药增产方案
发布日期:2025-09-11 08:28    点击次数:133

春天渐渐走远,夏日的阳光越来越热烈,田野里的小麦也悄悄进入了它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灌浆期。这个时候走进麦田,你会看到麦穗已经抽出,但颗粒还未饱满,颜色正是由绿转黄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小麦正在经历一场决定产量的重要蜕变。

灌浆期就像是小麦的“冲刺阶段”,所有前期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个时刻。植株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籽粒输送,籽粒一天天变得饱满充实。这个过程直接决定了最终麦粒的重量和品质,可以说是产量形成的最后一道关卡。这个时候的管理工作做得好,每亩地轻松多收上百斤不是问题;若是疏忽大意,很可能导致前期投入功亏一篑。

然而,这个关键时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各种病害开始活跃起来。锈病会在叶片上形成锈色的孢子堆,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白粉病则像给叶片撒上了一层白灰,阻碍植株正常呼吸;虽然赤霉病的防治关键期已经过去,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除了病害,虫害的威胁也不容小觑。蚜虫,也就是农民常说的“蜜虫”,开始大量繁殖,它们聚集在麦穗和叶片背面,吸食植株汁液,不仅直接造成营养损失,还会传播病毒病。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个时期常常会遇到干热风的袭击。干热风一来,空气温度突然升高,湿度急剧下降,小麦植株水分蒸发加快,根系吸收跟不上消耗,就会导致叶片提前枯黄,灌浆过程被迫中止,最终形成干瘪的籽粒。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逼熟”,对产量影响非常大。

面对这么多潜在威胁,该怎么办呢?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做好“一喷三防”。这个词可能有些专业,但其实道理很简单:通过一次喷药作业,同时实现防病害、防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的三重目标。这个方法高效省工,是国家农业部门重点推广的关键技术,这些年在全国主要麦区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那么,具体应该使用哪些药物呢?一个经典高效的配方通常包含三类物质: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这三类物质各司其职,协同作用,共同为小麦灌浆保驾护航。

先说杀菌剂。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在灌浆期,推荐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比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这类药剂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对锈病、白粉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要注意按照推荐浓度配制,喷洒时要均匀周到,确保叶片正反面都能覆盖到药液。

再来看看杀虫剂。灌浆期防治的重点是蚜虫。蚜虫繁殖速度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庞大群体。推荐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内吸性药剂,或者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触杀性药剂。这些药剂低毒高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虫口数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喷药时一定要对准穗部和叶片背面,因为蚜虫最喜欢躲在这些地方。

最重要的可能要数叶面肥了。在“一喷三防”中,叶面肥扮演着多重角色。首推的就是磷酸二氢钾,这可是个好东西。它含有磷和钾两种关键元素,不需要经过土壤,直接通过叶片吸收就能发挥作用。喷施磷酸二氢钾能够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输送,加快灌浆速度;同时还能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小麦抵抗干热风的能力;此外,它还能使茎秆更加粗壮,提高抗倒伏能力。可以说,磷酸二氢钾在灌浆期喷施,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

除了磷酸二氢钾,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生长调节剂。比如芸苔素内酯,它能够调节植株生长,增强抗逆性,缓解不良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发现叶片有早衰迹象,可以适量加入尿素溶液,补充氮素营养。但要特别注意,尿素浓度不能过高,否则可能造成叶片烧伤。

把这些药剂科学地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控方案。比如,可以选用戊唑醇作为杀菌剂,配上吡虫啉防治蚜虫,再加上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用水稀释后均匀喷施,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好的配方还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来配合。打药时间的选择很重要。最好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十点之前,或者下午四点之后。这个时候温度适中,光照柔和,药液蒸发慢,叶片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利用。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否则药液蒸发太快,容易造成药害,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配制药液时讲究方法。推荐采用二次稀释法:先在小容器中将每种药剂单独稀释溶解,然后再倒入大药桶中混合。这样能够确保各种成分充分溶解,分布均匀,避免沉淀或分层现象。记得要现配现用,配制好的药液不要存放过久。

喷药操作也有技巧。亩用药液量要充足,一般建议在30-40公斤左右,确保植株各个部位都能均匀着药。使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头,雾滴越细,覆盖越均匀。行走速度要均匀,喷头与植株保持适当距离,既要保证 coverage,又要避免药液流淌浪费。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几个注意事项。首先,切忌随意混用多种药剂。不是所有的农药都可以混用,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胡乱混配,很可能导致药效下降甚至产生药害。其次,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不要以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过量使用反而可能造成药害或残留问题。

还要警惕市场上某些劣质叶面肥。有些产品打着“神奇增产”的幌子,实际上主要成分是激素类物质。喷施后前期看起来叶片浓绿、长势旺盛,但会过度消耗植株养分,导致后期早衰严重,反而造成减产。所以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最后,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喷药后4小时内如果遇到降雨,需要重新喷施。同时也要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用药策略,比如在干热风来临前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能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灌浆期管理是整个小麦生产过程中最后的关键一环。把握好这个时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就能有效保护功能叶片,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最终实现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的目标。看着金黄的麦浪在风中摇曳,饱满的麦穗低垂着头,那将是每一位种植者最欣慰的时刻。

现在正是小麦灌浆的关键期,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的田间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如果你有什么好的经验或想法,欢迎分享出来,我们一起交流学习。祝愿今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都能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