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操心自己的钱包怎么越来越瘪,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钱包”出了问题,那场面有多魔幻?
最近就有这么一出大戏,主角是咱们和太平洋对岸那个最爱印钱的老师傅。
戏码很简单,美国财政部哭唧唧地公布了个数据,说我们七月份又把257亿美元的美债给扔了,现在手里的美债存货,已经回到了2009年的水平。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就炸了,说这是掀桌子,是釜底抽薪。
其实吧,这桌子早就该掀了。
与其说是掀桌子,不如说是看到桌子腿已经晃得快散架了,赶紧把自己的碗筷端走,免得待会儿汤洒一身。
从2022年4月开始,我们手里的美债就没上过万亿的坎儿,一直在往下溜达。这根本不是什么突发事件,这是一场计划周详的、战略性的资产大挪移。
为什么?
因为老美家现在的情况,实在是让人心里发毛。
你看他那份国家级的财务报表,简直就是一份P得跟艺术照一样的体检报告,猛一看肌肉发达、精神抖擞,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瞅见,那肝上的阴影,也就是债务,已经大到快把B超机给撑爆了。
一方面,国内通胀跟打地鼠一样,这边摁下去,那边又冒出来。美联储那帮人,一会儿加息加到让人心梗,一会儿又急刹车玩心跳,政策跟渣男的心思一样,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步想干嘛。
另一方面,政府的债台那是越筑越高,债务上限跟游戏里的血条似的,打空了就给你续上,仿佛可以无限续杯。这种玩法,说白了就是在拿整个国家的信用搞极限运动,指不定哪天就玩脱了。
更骚的操作是,美元本来是全球通用的“游戏币”,结果被老美当成了自己的板砖,看谁不爽就上去拍一下,动不动就制裁、冻结。
这叫什么?
这就好比小区物业收了全小区的钱,结果只给跟自己关系好的人供水供电,还时不时断你家的网线。
这种物业,谁还敢把身家性命交给他?
所以,我们减持美债,首先是保护自己。把钱从一个快要塌方的房子里搬出来,存到更安全的地方,这是最基本的理财逻辑,跟你在股市里看到一只妖股连续十个跌停板赶紧割肉跑路,是一个道理。
当然,我们跑路跑得很有艺术。没有“一刀切”式地清仓大甩卖,那会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大家一起玩完。我们是小步快跑,温水煮青蛙,既表达了态度,又给了市场缓冲的时间。
这是一种反制,也是一种表态:哥们,你那套印钱发债、全世界买单的把戏,我们不陪你玩了。
我们这边一撤,老美那边就急了。
美债市场本来就是个巨大的资金池,我们一直是里面最大的几条鱼之一。现在大鱼要游走了,池子里的水位立马告急。
财政部那帮人急得满世界找人来“接盘”,给这个打电话,给那个使眼色。最后,还真让他逼出来两个“冤大头”——不对,是“好兄弟”——英国和日本。
先说日本。
这哥们特有意思,前几年看着美债风险高,自己也偷偷卖了不少,比谁都清楚这里面的坑有多深。结果现在风向一变,又扭扭捏捏地开始增持了。
他真的想买吗?他看好美国经济吗?还是他觉得美债利息特别香?
别逗了。
这叫“大哥的保护费,不得不交”。
日本在安全和经济上,基本就是美国的影子。大哥说我最近手头紧,你表示一下。他能说不吗?他不敢。所以这哪是投资,这纯粹就是含着泪给大哥输血,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再说英国。
这位更是重量级,堪称“铁杆跟班”。这些年美国指哪,他打哪,姿态摆得那叫一个足。
可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英国自己国内通胀高得离谱,经济增长跟挤牙膏似的,这种时候还掏出真金白银去买美债,属于是自己淋着雨,还要把伞借给大哥。
这份忠心,感天动地,但就是有点不顾自己死活。
那么问题来了,靠这两个被迫营业的“好兄弟”,能填上我们留下的窟窿吗?
当然不能。
第一,我们减持的体量摆在那,光靠他俩这点零敲碎打的增持,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他俩的增持是基于政治压力,不是市场判断。这就像是被枪指着签下的合同,毫无忠诚度可言。今天能被逼着买,明天万一自己家后院起火,或者大哥的脸色稍微好看一点,他能反手就把美债卖得比谁都快。
这种“接盘侠”,根本靠不住。
而我们这一系列操作,真正捅破的,是那层名叫“美元霸权”的窗户纸。
过去几十年,美国玩的是一手“快种快收”的绝活:开动印钞机,印出一堆绿纸,换走全世界的真实商品;然后再发行国债,把大家赚回去的绿纸再给吸回来。左手倒右手,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全世界的财富,就这么被喂到了嘴里。
但现在,这套玩法行不通了。
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带头不玩了,释放的信号是什么?
是告诉全世界:那个曾经最安全的“避风港”,现在风浪大到能吞船了!那个曾经最稳健的理财产品,现在随时可能爆雷!
这示范效应是核弹级别的。其他国家一看,连最大的债主都开始跑路了,我这小身板还往里冲,那不是纯纯的韭菜吗?
于是乎,“去美元化”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大家纷纷开始搞外汇储备多元化,买黄金的买黄金,搞本币结算的搞本币结算,总之就是一句话:鸡蛋不能都放在美国这个篮子里,因为这个篮子不仅有破洞,编篮子的人还总想连人带篮子一起给你扬了。
美国当然也慌。又是到处施压,又是到处抹黑,想尽办法维持他那摇摇欲坠的霸权。
但大势如此,浩浩荡荡,岂是几个政客耍嘴皮子能挡住的?
信任一旦崩塌,想重建就难了。
你看现在的老美,是不是越来越被动?债多得自己都快不认识数了,经济增长全靠“瞎积薄发”式的刺激,想再靠发债吸血,却发现愿意上钩的鱼越来越少。
这次逼着日本英国接盘,看似暂时稳住了局面,实则是在饮鸩止渴。这种靠政治压力维持的虚假繁荣,就像泡沫,看起来五彩斑斓,但一戳就破。
而我们呢?
一边减持美债,一边优化自己的资产配置,黄金、非美货币、优质实体资产,多点开花。不仅保证了自家资产的安全,还顺手推动了一下全球金融体系的公平化进程。
这才是阳谋,是堂堂正正的博弈。
接下来,就看老美自己能不能想明白了。如果还沉浸在过去当老大的旧梦里,不肯正视自己的问题,继续搞霸权主义那一套,那等待他的,恐怕就不是几个国家减持美债这么简单了。
毕竟,经济规律不会说谎。
谁在裸泳,潮水退去时,大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