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林彪无疑是最令人捉摸不透、功绩与过失同样显著的杰出人物;而“九一三”事件,则是最为惊心动魄、情节曲折复杂的历史事件。
1971年9月13日,那是一个令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为之瞠目结舌的历史性时刻。
0时32分,编号为256的三叉戟客机,在夜航灯光与通信设施皆未到位、机组人员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从山海关机场强行升空。
几乎与256号三叉戟客机滑行、加速、腾空的那一刻相吻合,8341部队的追捕队伍也疾速抵达,眼见得无法阻止飞机的起飞。机场上,枪声、呼喊声、汽车的轰鸣声交织成一片,场面混乱至极。
1时50分,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西北航线上飞行逾一小时,随即在中蒙边界414号界桩上空,突然转向蒙古方向,标志着它已越过了国界。
凌晨2时25分,一声巨响在夜幕笼罩的苍茫中响起,256号三叉戟飞机不幸坠毁于蒙古的温都尔汗,随即草原上燃起了冲天的大火。
经调查确认,该起空难事件中坠毁的飞机系我国第二号人物林彪所乘坐的专机。机上9名人员均不幸遇难,其中包括被誉为“副统帅”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林彪元帅,以及林彪元帅的妻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林彪办公室主任叶群,还有林彪和叶群之子、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林立果。
这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九一三”事件如晴天霹雳!
林彪是权威日重的党的副主席,每天被全国人民敬祝为“永远健康”,其地位仅次于毛泽东,是上了党章的“接班人”,他怎么会“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呢?
林彪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是毛泽东的“好学生”,被公认为“对毛主席最忠”、“跟毛主席最紧”、“毛泽东思想学得最好”、“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举得最高”,他怎么会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企图谋害毛泽东呢?
林彪被誉为声名显赫的军事巨擘,战功赫赫的常胜统帅,他驰骋沙场,运筹帷幄,掌控着影响国家命运的三大关键战役中的两场。他曾率领部队从东北远征至海南岛,为何竟会做出如此失策之举,导致全局尽失,声名扫地呢?
林彪事件的爆发,在当时众多人的眼中,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一切终究发生了。
十载岁月流转,直至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指出:
“一九七〇年至一九七一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
一锤定音。
然而,“九一三”事件的种种猜测、传闻,乃至争论,始终未曾停歇。在这些个别问题与环节上的疑惑与迷雾,不断对人们的理智、良知和判断力提出挑战,同时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激起了无数人好奇探究的欲望……
彭德怀与陈伯达的回应,亦彰显了另一层典型的意义。
1972年伊始,身处囚禁之地的彭德怀,在专案组的宣告下得知了林彪反党事件的真相。长期与世隔绝的他,对此难以置信,心中充满了震惊。
毛主席的至亲战友、毛主席亲自指定的继承人,怎会加害于毛主席?
为何突然沦为可耻的叛徒,如同从云端坠落?
党国发生了何事?
他许久心绪不宁,焦躁不安。
专案组邀他撰写揭露林彪问题的材料,他却困惑地回应:“没想到竟然是让我协助撰写关于林彪的事宜。”
经过7个多月的漫长等待,专案组终于向他通报了有关中发(1971)57号文件的内容,并就林彪之死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听闻,“中共中央正式通知:”
1971年9月13日,林彪被迫逃离,落荒而逃,投靠敌人,背离了党与祖国,终自食恶果,“三叉戟”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邻近地区坠毁,林彪、叶群、林立果等悉数葬身火海,他们作为十恶不赦的叛徒与卖国贼,死有余辜”。
听到了上次未讲的话。
我党历经了十次关键性的路线斗争。其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在民主革命阶段,与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张国焘等人所代表的六次机会主义路线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关键时期,我们与高岗、饶漱石,彭德怀,刘少奇,林彪、陈伯达等人所代表的四次机会主义路线展开了激烈斗争。
这十次路线斗争的实践表明,那些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者,因其固有的阶级属性和摇摆不定的作风,改造他们的难度极大。
夜,他对看守言:
“我致电周总理,坚信他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对于林彪的处决,我持有异议,对其离世我深感不赞同。我恳请周恩来总理亲自莅临审查现场。请即刻联络周恩来总理及董副主席(董必武——作者注),请他们亲自审问我,否则我宁愿放弃生命。”
陈伯达虽对“文化大革命”的了解略胜于彭德怀,且深知1970年庐山会议上林彪心情不悦,然而身陷囹圄的他,却未曾料想林彪事件竟会如此发生。
据陈伯达之子陈晓农所述,陈伯达在回顾过往时,曾如此回忆道:
“那份十大公报提及了林彪的名字,我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林彪同样被囚禁在秦城监狱。直至1980年的审判会上,我才看到起诉书,方知林彪早在1971年企图暗害毛主席,企图乘飞机逃离,却不幸坠机身亡。我感到十分震惊,这竟然是真的吗?他为何会做出如此行径?就算失败了,也不该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啊。”
林彪出逃,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最重大、最惊人,也是最严酷的政治事件。
事件的始末早已公之于众,其性质亦早已明确:林彪的逃亡,从客观上证明了“文化大革命”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彻底失败。
然而,它却留下了层层迷雾与诸多疑团,多年来,这些疑团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猜测。各种说法纷至沓来,甚至形成了各执一词的局面,争论未曾停歇……
将这些观点、推测、疑问与争议汇聚一堂,经细致分析与甄别,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察事件的本质。